跨媒介艺术


武汉封城日记

类型:图片,文字,视频,装置

创作时间:2020.1.23-3.28

这是炭叹于2020年1月23日至3月28日之间,在封城中的武汉写下的66天的日记。从封城第一天开始,到武汉的对外通道开启之日结束。

每天12点前,炭叹把日记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并配上一张图。这张图是她每天在家里的同一扇窗前拍下的照片,照片中的湖对面的建筑群——是此次疫情中心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这份日记原本并不是作品,但是在这特殊时期,它屡次被国内外的媒体转载、报道,并作为装置艺术展出。


中国在哪里

类型:网络新闻艺术/互动媒体装置

创作时间:2015.8-2015.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偌大的中国,在世界的版图里即将消失!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似乎都已经转移到了手机里——人们逐渐学会了在手机上看世界,在手机上吃饭,在手机上结婚,在手机上生,在手机上死……

炭叹试图用手机来寻找“中国”。她建立了一个叫 “ZhongGuoZaiNaLi”(中国在哪里)的微信公众号,从而征集来自网友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让每个感兴趣的公众发来他们对“中国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回答。一个月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网友发来的素材被这个公众号的推送消息“报道”,从而成为了让观众在手机上看的艺术作品。

另一方面,炭叹也将来自手机的素材被转化为了一一对应的二维码,做成了装置作品《中国在哪里》。


首届长江国际在场艺术大展

本作品从“真实”的行为表演,延伸为了“虚假”的网络新闻。

某盛大的艺术展颁奖典礼上,三位不得志的“未获奖艺术家”集结了起来,临时成立了“羡慕嫉妒恨得奖专业户小组”,并自发组织了“首届长江国际在场艺术大展”,在曲终人散的颁奖礼现场进行了一场“行为艺术友谊大赛”,评出了大展的金银铜奖。

最终,这个小组成功地在长江岸边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新闻发布会,并由大展主席L大人亲手为他们颁发了两万元大型支票(该支票模型由炭叹在前述的某颁奖礼现场捡到)。

小组获奖的新闻在微信上铺天盖地传播开来,意想不到地获得了众多亲友的真挚祝贺……

类型:行为艺术、图片、网络新闻艺术

艺术家:炭叹、XXW、凉爽

创作时间:2015.4


水 火 土

类型:影像装置、互动媒体装置、空间装置/行为艺术

创作时间:2014.6

中国的古人们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建立了影响至今的两种主要的探讨世界基本元素的学说——它们研究“金、木、水、火、土、气”等元素在相互影响和转化间形成了自然和生命的动力,也同时作用于每个人类的身体乃至命运。这直接推动了中国唯一本土宗教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深信的宇宙观、人生观。

但是,这一体系几乎是在一瞬间崩塌了。随着百年来科技与经济的井喷,现代人们渐渐不需要对“天”的信仰,不需要思考宇宙是怎样运行,当然也不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有任何歉疚……

这个系列作品由一个影像装置《水-镜花水月》、一个互动机械装置《火-涅磐》、与一个空间装置/行为艺术《土-净土》这三部分组成,它们都是独立的作品,但也互相映照。


咸安一梦

类型:录像装置/实验电影、影像+音乐表演

艺术家:炭叹,Eric Bribosia

创作时间:2013

这个作品基于影像,但是影像的拍摄过程已包含了摄影图片、现场行为/表演的元素;而影像制作完后,作品又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展出,如录像装置,现场影像+音乐演出等。

《咸安一梦》以正在拆改中的武汉百年社区“咸安坊”為场景,打乱了纪录与创造的界限,试图用个人视角、艺术手段与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在中国的现场空间中截取和改造出另一个平行宇宙般的魔幻时空。

作品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


海市蜃楼

类型:图片、行为艺术、影像/空间装置、纪录片

创作时间:2010

这个作品包含图片摄影、行为艺术、影像与空间装置。

主角是一些楼盘模型。它们曾经曾经承载着很多人毕生的渴求,但在完成销售任务后,马上就变得毫无意义……我带着它们在各处旅行,记录下它们和我们生活的空间的荒诞联系,以及为它们量身定做一些新的展示方式,仿佛重生的仪式。

系列1——图片和录像:楼盘模型在武汉东湖边漫游的照片和录像,录像中穿插了我和某开发商的律师谈判时的偷拍画面。

系列2——行为艺术:系列1中的楼盘模型照片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虚拟的、2100年的房地产项目“最后的东湖豪庭”的广告。 我把广告喷绘挂在东湖边车站的广告牌上,近半月无人干涉。

系列3——跨媒介艺术及纪录影像:在2010年11月  “无域之城-青年试验影像中的武汉”新媒体艺术展上,我在位于武汉高档商业区的展览场地内做了一个虚拟的“售楼处”,出售“最后的东湖豪庭”。同时在四处发放传单,在公交车站再次挂上广告喷绘,并标出了“售楼处”的地址。